小時候印象很深刻,有次同學邀約我和他一起去買手錶,
還記得他是想買支Swatch,所以下課後就和他一起回家,等他爸爸開車帶我們去買。
一上車,我坐在後座看著他們,聽著他們的對話:
同學:「爸,你知道xxx今天怎麼了嗎,你記得他嗎?」
同學爸:「我知道啊,上次你不是說他買到Jordan 11代了,酷啊」
同學:「對,然後他今天穿來,超帥的!」
同學爸:「我也好想要一雙,不然我們再去跟你媽討論看看,我們一人一雙」
同學:「不要吧,上次去問不是才被念了一頓」
同學爸:「這次我跟她說,我想要和兒子一起去打球時穿父子鞋啦!」
同學:「對,上次我們差點打贏那兩個高中生耶!」
同學爸:「我看你以後一定會比我高,說不定就能灌籃了,我的夢想給你實現啦」
同學:「到時候我們再一起到處去打球!」
後來整個路程,他們什麼話題都能聊,電動、喜歡的女生、爸爸的工作、之後想一起做的事,
我在後面聽得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這是爸爸和兒子的相處狀況,簡直就是好朋友一般,怎麼會有這樣的父子呢?
我以為我和爸爸這樣才是正常的。
他們倆相處得非常自然、自在,我心裡好羨慕,也感到震撼。
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,我還能記得對話內容,就知道這在我當時小小的心靈下,有多深刻了。
我從小就一直很期待爸爸能多和我說些話,多教我一些事情,雖然我每天都能和爸爸見到面,
但在過去的記憶中,爸爸存在的印象卻很模糊,也記不得甚麼太多共同的回憶經歷,
小時候會很想找爸爸一起做些事情,但似乎都有一道牆阻隔,很難接近,
而隨著年紀增長,也慢慢地忘了自己曾經有這些感覺。
就這樣隨著時間過去,自己的事情變多,和爸爸的交集似乎又比小時候更少了,
見面也常常無話可說,但我也不以為意了,覺得這是很正常的。
直到我這幾年,開始接觸新靜心、開始療癒、開始重新認識自己、開始覺察,
才知道小時候滿長一段時間,看到別人有哥哥,心裡都會很羨慕,
也常幻想若有哥哥,我們會怎麼相處?一起做甚麼事?
一度還到處和大家說我有個哥哥,並且自己塑造這個假哥哥的個性與外貌,
原來這都是投射了自己很缺乏父親的愛與關注。
而當我自己當了父母之後,前幾年還不自知,近年比較認真面對自己後,
才發現原來我不斷的在複製我爸爸對我的模式,來對待我的小孩,
我下意識的不想和小孩親近,不想陪伴他們,也不想他們來找我,
這完全就是我爸爸以前給我的感覺。
小孩是很敏感的,久了,小孩也不太會主動親近我,
而我的心裡也會因為這樣感到失落,
而更不知道怎麼和小孩相處,形成一個跳不出的惡性循環輪迴。
也幸好我察覺了,再這樣下去,我和小孩的關係又會重演一次我和父親的劇碼。
這一兩年,我開始主動陪伴小孩、帶小孩出門、聽小孩說話、找小孩一起做些事情,
雖然還不能說很頻繁,但當我開始做了以後,在那些當下,那個藏在內心的內在小孩,似乎也慢慢開始痊癒了,
透過我對小孩的心態和行為,也讓自己過去遺憾的感覺慢慢平衡了回來,
現在甚至有些時候,想到有天他們都會長大,心裡就有點難過,希望他們能一直留在現在這個年紀。
說來神奇的是,當內心一直缺乏的這部分,透過和自己小孩的相處慢慢療癒了,
我和爸爸的關係也莫名的變得更親近,很自然地開始更有話說,甚至會一起做些以前不會一起做的事情,
似乎本來阻隔的那道牆,開始溶解了。
也才感覺到,長久以來,原來心裡還是很希望和爸爸關係能更貼近,更自在的,
希望接下來的人生,能往這方向前進,不再留下遺憾。
作者 |傑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