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智慧中,認為人體有七個能源中心,環環相扣互相關聯、循環轉動,我們稱之為脈輪(Chakra)。Chakra梵文意思是輪子、轉動的輪子。七大脈輪系統會對應到我們人生的主要課題,包含生存、財富、感情關係、勇氣、自信心、對愛的感受、表達力、洞見、智慧。
《七大脈輪冥想》來到了第三集,也就是要介紹的第三個脈輪「太陽神經叢冥想」。
「太陽神經叢冥想」的位置在我們肚臍的上方、大概是胃的位置,所以有些人也會稱為「胃輪」。
太陽神經叢是金黃色立體的光球。它的能量是火,也會對應太陽,代表著一個人的自信心、勇氣、正面、有行動力。主要也會對應到跟父親、男性長輩、權威對象的關係。
今天的冥想將會帶大家以類似阿育吠陀的火呼吸法,以及燃燒情緒的冥想釋放方法,清理太陽神經從的堵塞能量。過程中也會有情緒宣洩的練習,如果感覺冥想、釋放時間太短的朋友,都可以按下暫停鍵,等情緒走完再繼續聆聽後面的講解說明唷~
🎤主持人:妍靜
00:00 開頭介紹
01:47 一起做《太陽神經叢冥想》 (帶領人:妍靜)
19:36 火呼吸的能量反應
21:30 為什麼要清理生氣/憤怒的情緒?!
24:34 覺得自己「很平靜」?!
30:05 越想越生氣?! 代表還沒釋放完唷~
【跟我一起冥想】單元,於每月第二週周一上架新節目,由妍靜主持,每集分享一個精選冥想、一起做冥想、關於冥想的常見QA。
【重點說明】
1.火呼吸的能量反應:在做快速鼻吸鼻吐的過程,身體很麻?
在古印度瑜珈中,火呼吸可以點燃自己體內的能量,因此過程中可能會有很電、熱、麻的能量感受,都是正常能量反應。甚至很多體質原本不敏感的人,都會感受到強大的能量感。甚至在做完一段之後會因為能量走的很快、很強,全身上下都會無法動彈。
我第一次練習火呼吸的時候也有驚愕到,我原本以為自己是麻瓜、感覺到能量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,結果身體超電、超麻的。而且當我覺得好累、要跟不上節奏時,因為帶領人的鼓勵,我發現自己完全超越了我以為的極限,更是把體內能量推到更高峰。結束後的大休息、當能量高峰過去後,更是有一種身體從最深層被刷洗過的清爽感,這真的是要親身經驗才知道。
靜心推廣協會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周六早上會有「脈輪團練」的活動,其中就有七大脈輪結合火呼吸冥想的練習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考臉書消息、參加更完整的火呼吸冥想團練唷~
Q2:為什麼要清理生氣/憤怒的情緒?!
在「身體層面」上,
西方醫學的研究都有顯示,憤怒的能量容易導致情緒性胃腸疾病,包含打嗝、脹氣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等等,杜克大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,常生氣也容易導致體內C反應蛋白(CRP)的濃度將會提升,導致肝炎和肝損傷;或是長期處於生氣狀態的人,腦中風的危險是平時的3.62倍。
東方醫學也會提到肝火旺、肝氣鬱結,然後就會陸續出現口舌乾燥、悶熱、口臭、牙齦腫痛等正旺,長期的憤怒能量堆積在體內,容易影響到肝臟的消化、代謝、解毒功能。
在「心靈層面」上,持續壓抑、囤積在身體裡的任何負面能量,都會在生活中持續共振,吸引到相同頻率的情緒和事件反覆發生,這也是生命課題的提醒。讓我們要意識到原來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是什麼,才有機會能夠徹底面對內心的負面感覺、加以釋放療癒。
再次強調,這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壓制憤怒的情緒、不可以生氣,而是要先意識到「能量長期壓抑在身體裡」會有的狀況、嚴重性,提醒大家重視自己的情緒、療癒釋放的重要性。
壓抑的情緒就像一個不斷加壓、加熱的壓力鍋,如果沒有適度的宣洩能量,遲早有一天會爆開、匯損。我們自己或周遭,應該都有經歷過常常感覺到莫名其妙生氣、暴躁,對自己不相兇的人發脾氣、然後又感到後悔,或是在工作職場受氣、然後把氣又出在無辜的家人、伴侶或小孩身上,導致關係惡化,這些其實都會跟內在情緒沒有適當宣洩有關係。
太陽神經叢對應到陽性、太陽的力量,也是火元素,對應清理體內的生氣、憤怒情緒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Q3:我覺得很平靜,完全沒有想起任何生氣的事情。
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平靜,可以想想以下幾個問題:
1)我的生活上,是否常發生各種不順遂,遇到脾氣暴躁、無理取鬧的人?
2)我是否有受到家人影響,比如因為看爸媽常常生氣、發飄,我覺得那樣不好、我都告訴自己不能變成他們那樣?
3)我是否會下意識否定自己的情緒,一直告訴自己沒關係?
如果以上三個問題,你有其中一個回答【是】,那很確定你內在可能有情緒是還卡在身體內的喔。
建議大家要去思考:
1)我從什麼時候開始,感覺不到生氣的情緒了?
2)那我有感覺到真正的開心、自由和自在嗎?
其實在開始療癒自己、探索自我、學習催眠之前,我也有覺得我是一個「個性好、沒什麼脾氣、不太會生氣」的人,我長年就奉行著社會上很多EQ大師、職場高手、行銷專家說的,要有禮貌、學會控制情緒,要與人為善、要當一個貼心溫暖的好人。
我以為讓自己「表現得很平靜、很Peaceful」就是最佳狀態,但殊不知這樣的想法、方向是其實根本對自己很不好。我有時候會突然暴怒,或是一直感覺到很委屈,甚至無法分辨自己在不開心什麼,整個生活感覺是越來越低迷、還找不出原因,只能怪最麻煩事太多、身體太累、水逆、總是遇到機車的人。
但在我學習到要「好好認識自己、支持自己的情緒」的觀念後,我才知道壓抑只會導致自己的扭曲,正確的作法是「辨認自己的情緒,找一個不傷害自己和其他人的時候,好好地宣洩出來」,這樣才能帶來健康又良性的循環。這方法是適用在各種情緒感受的。
過去壓抑心中超多不爽情緒時,自己都知道講話都帶刺、有意無意的嘲諷、攻擊、或是有壓迫感,但對方其實也會感覺到、聽得出來,因此口氣態度也會強硬、也會不爽,就變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伴隨著我自己的經驗,我發現好好療癒、釋放情緒後,我面對老闆、以前討厭的人、會讓人不愉快的同事,都可以更穩定、自然、思路清晰的應對,而且是真心感覺自己的情緒沒有受影響,也感覺到人際互動的氛圍是變好的,也不用刻意營造了。
靜心推廣協會有一篇沈伶老師的文章「你為的平靜,不是平靜」,大家也可以去閱讀,了解為什麼我們沒有推崇「平靜就是好事」,反而是一直強調,要認識自己的情緒、支持自己的感覺。
另外,為什麼認識自己這麼重要、我要如何加強情緒釋放、自我療癒,都歡迎參考協會對應的《新靜心初階》、團體《深度療癒》、《自我療癒-小班制》活動唷。
Q4:我在宣洩情緒時,腦袋中浮現對象、事件,越想越生氣怎辦?
無論是在宣洩情緒,或是在日常生活中,有時候想到某人、某件事,會越想越生氣、甚至又連帶想起更多事情,就更生氣,這都是人之常情。但有些人為了避免這樣的過程,就完全不去處理、詩發自情的情緒,這樣其實是錯誤的做法。
正確的觀念是「找你找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,以不傷害自己、他人方式,好好的發洩出來,這些情緒能量就會離開你的身體,之後就算想起同樣狀況,你也會感覺內心是真正的穩定、不受影響。」
有些人會說「我有宣洩阿,但我做完還是很生氣」,因此質疑這樣的方向是否可行。但其實你之所以想到還是有情緒,是因為這能量還沒宣洩完。沈伶老師在《新靜心初階》時有舉一個例子,如果你童年的創傷、痛苦指數用金錢來比喻,你覺得價值是1000萬,但過去你都沒有處理他,就等於一直在放著痛苦生利息,那經過20年、30年,你覺得會變成多可觀的數字呢?
我們的內心就像一棟需要打掃的房子,空間要變乾淨、煥然一新,至少要先看清楚內在有什麼、門窗卡開透氣、著手丟出不要的東西、掃地、拖地、擦拭物品門窗,甚至打蠟、重新粉刷、點上香氛,這些都需要時間、經歷,值得耐心好好做。
「認識自己」、「自我療癒」、情緒宣洩也是一樣的,都是有豐富層次的,不能有「我有做過、講過,這樣應該幾次就要好」的錯誤觀念,要保持耐心並且持續觀察,反覆操作,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輕盈、生活更加順遂唷~。